界面新聞記者 | 王婷婷
亞洲最大物流地產商ESR正式告別資本市場。
7月4日,界面新聞獲悉,ESR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后已成為一家私人控股實體。私有化后,ESR由喜達屋資本集團、SSW Partners、Sixth Street、華平投資、卡塔爾投資局和 ESR 創始人組成的新股東團所有。
另外,新的股東還包括安大略省市政雇員退休系統(OMERS)和三井住友銀行等,已選擇將其部分或全部股權轉入私有化后的公司繼續持有。
在此之前,7月2日,ESR發布聯合公告,ESR的私有化提案已根據公司法第86條通過協議安排的方式獲得批準,并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生效。該協議安排于6月20日獲得法院批準,且無修訂。法院頒令副本已于6月30日送交開曼群島公司注冊處長進行登記。購股權要約及獎勵提案也于同日成為無條件。
在購股權要約方面,截至6月30日下午四時三十分,ESR已接獲7799856份一級購股權、4825168份KM購股權及16596000份首次公開發售后購股權的有效接納,合計占購股權總數約99.3%。
這標志著私有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已順利完成。
ESR表示,順利完成私有化后,將加速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業務結構也會更為精簡,專注于核心的物流和數據中心業務領域,充分發揮其在亞太地區的平臺優勢,為資本合作伙伴和客戶創造長期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私有化的完成也伴隨著管理層的大換血。ESR方面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私有化之后,ESR已完成數項高管領導團隊的任命。
其中,Brett Robson 獲任為獨立董事會主席,他于2025 年4 月被任命為財團的高級顧問。據了解,Robson的上一任職是麥格理資產管理房地產全球主管,并在麥格理投資組合公司的多個董事會以及房地產基金的投資委員會任職。
Phil Pearce 獲任為總裁,負責ESR 戰略重點和運營的日常執行。Pearce于2017年加入ESR,此后擔任ESR集團副首席執行官和ESR澳大利亞及新西蘭首席執行官,接下來ESR澳大利亞及新西蘭首席執行官仍由其擔任。
首席財務官由Matthew Lawson擔任,自2025年6月1日起生效。據了解,Lawson于2020年加入ESR,上一任職是ESR集團首席運營官,此前擔任ESR澳大利亞首席財務官。
負責投資者解決方案與投資的首席投資官,由Josh Daitch擔任,專注于通過投資者互動、資本募集、產品開發及基金管理為公司的客戶提供支持。
而負責集團戰略與投資的首席投資官由David Matheson擔任,將于2025年7月加入 ESR,負責集團戰略與投資,專注于公司戰略、資產負債表投資管理和資本配置。此前,David Matheson曾在喜達屋資本集團擔任歐洲業務聯席主管,也曾在牛津地產擔任歐洲和亞太地區執行副總裁。
包括首席人力資源官、集團發展主管等職位也都獲得新的任命。
Karine Scelles今年才加入ESR,將擔任首席人力資源官;John Marsh 獲任為集團發展主管,負責領導集團的戰略計劃,其曾是LOGOS 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于2024年并入ESR。而且,Marsh還將繼續擔任ESR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董事長。
ESR內部一名員工告訴界面新聞,公司昨天(7月3日)剛召開了集團大會,“正式退市,正好開大會,介紹新股東、新管理層,創始人的安排暫時還沒確定。”
對于接下來是否會涉及業務調整等,該名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沒聽說,中國區應該要過渡一段時間。”
但是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ESR員工的電腦由集團統一控制,包括電腦桌面。上述人士認為,應該是公司考慮到員工對私有化會存在很多疑惑,所以才將帶有“如有任何關于私有化的問題,歡迎通過電子郵件聯系”文字的圖片設置為電腦桌面。
“別的部門不知道,我們部門好像不是很關心,總歸業務還是要繼續做,客戶還是要服務。”該名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界面新聞,私有化之后,企業擺脫了公開市場短期業績的壓力,能更加靈活地制定和實施長期戰略。此時調整管理團隊,是為了讓新的團隊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
比如,ESR此次任命有豐富戰略經驗的Brett Robson為獨立董事會主席,其在戰略、運營、管理及投資等方面的深厚背景,有助于為ESR在私有化后制定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和公司長期利益的戰略規劃,比如在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布局、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專業指導。
在其看來,私有化后,ESR可對內部運營進行優化和調整,而新的管理團隊通常會帶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同時,也可以通過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職業發展機會等,吸引到行業內頂尖的專業人才加入管理團隊。
不過,企業私有化后對管理團隊的換防也可能面臨一些挑戰。“新的管理團隊成員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相互了解和磨合,形成有效的團隊協作機制。在磨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溝通不暢、意見分歧等問題,影響企業的決策效率和運營效果。”他說。
柏文喜向界面新聞指出,在管理團隊調整期間,公司也可能會出現短期業績波動的情況。這是因為新的管理團隊需要時間來熟悉企業業務和市場環境,制定并實施新的戰略規劃和運營措施,而這些過程可能會對企業的短期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于管理層任命,ESR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Stuart Gibson和沈晉初表示,很高興看到Phil、Matthew、Josh、David、Karine 和John擔任這些關鍵職務,期待他們在ESR邁向下一令人振奮的發展階段時貢獻力量。
新管理層的大換血往往是企業戰略調整的重要信號,ESR接下來是否還有更多業務調整動作,值得關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