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安震
港股銀行股或將再現地方金控要約收購退市。
7月3日晚間,港股上市銀行九臺農商銀行(06122.HK)發布公告稱,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金控”)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收購該行全部已發行H股和內資股股份,同時H股擬從聯交所退市。
根據公告,吉林金控就收購所有已發行H股作出自愿有條件全面現金要約,H股要約價為每股H股0.7港元;吉林金控將就收購所有已發行內資股作出自愿有條件全面現金要約,內資股要約價為每股內資股0.63元。
公告披露,吉林金控將不會提高要約價,且不保留如此行事的權利。
今年3月12日,九臺農商銀行宣布停牌,公告原因為“等待發布有關該行內幕消息的公告”。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該行股價報收0.41港元/股,市凈率約0.12倍,總市值21億港元。
公告指出,H股0.7港元的要約價較最后交易日收報的每股H股0.41港元、最后交易日前3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每股H股約0.44港元、最后交易日前6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每股H股約0.49港元、最后交易日前9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每股H股約0.64港元分別溢價約70.73%、60.86%、42.93%、8.82%,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歸屬于該行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折讓約80.16%。
公告稱,假設要約獲全數接納,就H股要約而言,吉林金控根據要約應付的總現金代價將約為6.77億港元,而內資股邀約總價約25.88億元人民幣。
對于退市原因,九臺農商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從股權市場有效集資的能力極為有限,目前的上市地位不再為該行經營提供切實可行的融資渠道。“近年來,本行的財務表現及狀況每況愈下,鑒于經營環境充滿挑戰,因此,本行若能以私人公司的身份,視實際情況所需,對業務、架構及方向進行策略性調整,將更有利于本行的發展。”
同日,九臺農商銀行還發布了盈利預警,預期2024年度凈虧損17億元至19億元人民幣之間,主要原因是集團積極響應政策導向,主動實施減費讓利措施支持實體經濟以降低客戶融資成本,導致報告期內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同時,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部分行業及客戶持續承壓,集團通過實施更嚴格審慎的資產風險分類,對信貸資產的風險狀況進行充分評估,相應加大撥備計提增強風險抵抗能力所致。
公告披露,退市后九臺農商銀行將繼續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主責主業。吉林金控仍將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該集團業務、架構或方向提出策略調整意見。除公告上文所披露者外,吉林金控將盡可能維持九臺農商銀行現有業務。
九臺農商銀行前身是九臺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8年12月改制為東北首家農商銀行。2017年1月1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繼重慶農商銀行后在香港上市的全國第二家農商銀行。
九臺農商行上市后股價一度站穩5港元,2018年后股價震蕩下行,停盤前收盤價距股價高點(按前復權計算)累計跌幅近九成。年報信息顯示,2017年該行營收達到54.77億元,凈利潤12.76億元,2023年年報顯示,該行營收下滑為41.34億元,凈利潤1.68億元,同比降幅達90%。
3月31日,九臺農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延遲刊發2024年度業績報告,原因是:“由于本行貸款和存款客戶數量眾多,函證程序的執行需要較長時間,截至本公告日期,回函比例暫未達到核數師的復核要求,以及本行需更多時間整理部分貸款的減值準備計提依據,本行正與核數師密切合作,向其提供所有要求的資料及文件,以盡快完成審核工作。2024年度業績的預計公布日期需與核數師進一步確定,并將會另行公告。”
4月25日,九臺農商銀行在中國貨幣網發布公告稱,2024年年度報告和2025年一季度信息披露報告均要延期。
有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東北地區經濟活力不如東部沿海,受到整體環境影響,銀行經營面臨壓力。退市后銀行普遍強調“立足本地、聚焦主業”。退市雖無法從公開市場融資,但地方金控可通過增資、資產注入等方式補充資本,且地方金控收購退市后,股權更為集中,有利于銀行治理效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地區此前已有類似案例。2024年4月,錦州銀行正式退市,遼寧金控成為出資方。當時,遼寧金控對錦州銀行提出全面現金收購邀約,以按每股H股港幣1.38元的H股要約價收購所有已發行的H股,以每股內資股人民幣1.25元的內資股要約價收購所有已發行的內資股。
對于退市原因,錦州銀行表示,其一是因為錦州銀行H股大部分時間一直處于相對較低的價格范圍內,交易量也一直低迷;其二是因為錦州銀行H股于2023年1月20日公告暫停買賣并于2023年2月2日公告重大財務重組。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